近年来年轻人猝死时有发生,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不良导致的致命性心血管疾病是重要原因之一。良好的血压控制对心血管系统疾病的治疗获益无需赘言,不幸的是调查结果显示,我国高血压的控制率只有2.8-16.9%。这意味着在我国,绝大多数的高血压患者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如何有效控制高血压?除了降压药物我们还需要关注哪些问题?
1. 服药依从性:依从性差一直是影响降压效果的主要因素,究其原因,除常年服药导致的厌烦、担忧及抵触心理外,医患关系上的不信任、过分执着于保健、迷信中医无害论等深层次的原因近年呈增加趋势。各种健康资讯泛滥的互联网时代,医患双方需要共同努力消除认知上的差距。医务人员需要加强科普教育,确保患者获得正确的医疗建议。患者要多聆听专业医生的建议,少听一些“广场舞大妈”及“隔壁邻居”的个案经验,同时学会控制不良情绪,用正确的态度对待疾病,不要过分抗拒服药。
2. 生活方式改良:从高血压预防的角度,优良的生活方式包括:戒烟、限酒、减体重(运动)、低钠低脂饮食。这个原则已是广泛共识,执行上的“度”需要个体优化,减重应避免单纯的限制热量,确保热量的供需平衡,在满足基础需求的前提下适当运动,但应注意在确诊患者避免激烈的竞技类运动。盐的摄入以每天小于6克为度,不必过分限盐以免导致严重的低钠血症。
关于饮酒应当提醒一下:有部分人认为适量饮酒可以活血化瘀,对身体有益?这个说法并不准确,首先“适量”没有定义标准,活血化瘀是个莫能两可的中医概念,缺少客观的量化指标。权威研究表明:虽然少量饮酒后短时间内血压会有所下降,但长期少量饮酒可使血压轻度升高;过量饮酒则使血压明显升高。如果每天平均饮酒>3个标准杯(1个标准杯相当12克酒精,约合360克啤酒,或100克葡萄酒,或30克白酒),收缩压与舒张压分别平均升高3.5mmHg与2.1mmHg,且血压上升幅度随着饮酒量增加而增大。
3. 长期服用其他药物:临床上可能影响血压的药物有:非甾体消炎镇痛药(吲哚美辛、布洛芬、双氯酚酸钠、安乃近、对乙酰氨基酚等)、可卡因、环孢素、他克莫司、避孕药、甘草片、糖皮质激素、促红细胞生成素、过量的咖啡、含麻黄素碱的补品、减肥药、新型抗抑郁药、肿瘤靶向药物等。影响降压治疗的药物众多,任何长期(或者大量)服用的药物最少应该被列为嫌疑对象进行排除。此外,中药汤剂也是需要警惕的一大类高血压潜在危险因素。目前公众对中药不乏“纯中药无毒副作用”的认知,这是不准确的,药物都会有副作用,近年来因长期口服中药汤剂导致严重肾损伤、肾性高血压的情形屡见于临床,值得警惕。
4. 精神持续紧张、焦虑、抑郁等心理状态:心理障碍及心理疾病是近年来日益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从早期的焦虑、抑郁状态到严重的精神疾病,均与高血压发病及预后密切相关,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心理障碍导致高血压的机理比较复杂,涉及心理应激、神经内分泌、肾脏及水盐代谢等多种机制,目前临床常见的焦虑、抑郁状态,其发病往往不典型,需要专科医师才能有效识别。故在高血压人群,应当重视精神心理疾病的识别与筛查,同时注意心理干预或适当抗焦虑、抑郁药物治疗。
5. 睡眠呼吸紊乱:主要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表现为睡眠打鼾及吸气暂停,睡眠中吸气暂停/再通气的过程类似于缺血/再灌注损伤,会产生氧化应激及低度炎症反应,影响神经内分泌激素的释放并损伤血管内皮,加上吸气暂停时胸内压的急剧波动、低氧血症都会导致心血管系统损害。所以高血压患者就诊时应常规询问有无睡眠打鼾,如果有,建议行多导睡眠监测明确是否有睡眠呼吸暂停,明确诊断后进行针对性干预,轻度时生活方式改良(如前述),中重度建议佩戴呼吸机(家用呼吸机)。
6. 继发性高血压:据统计,继发性高血压占高血压人群的5-15%,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和认识的加深,这一比例还在持续增加。继发性高血压有其清晰的病因及发病机制,有效的去除病因具有潜在的治愈可能。同时继发性高血压的常规降压药物治疗反应不佳,常成为致命性心血管并发症的重要原因,尤其在年轻患者。基于上述理由,在高血压人群识别继发性高血压极具价值。目前国内外指南推荐:在难治性高血压(定义为3种以上不同作用机制的降压药物足量联用血压仍不达标)、年轻高血压患者(小于35-40岁)、早发的心脑血管疾病家族史、有继发性高血压的症状(比如高血压伴低血钾、消瘦、剧烈头痛等),需要进行继发性高血压筛查。也有指南指出:对继发性高血压的警惕及简单排查,在任何时候都可能使患者受益。
应当特别警惕:在年轻高血压人群,继发性高血压的发病率更高,影响更大。继发性高血压的鉴别与诊断涉及复杂的理论及流程,需要高血压专科医生、护理、介入医师共同参与。因此,建立一支专科的高血压医护团队,针对不同群体制定个性化的诊疗方案,及时识别并筛查具有潜在危险的继发性高血压,是目前高血压防治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