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院文化 > 文苑

一份来自前线的独白

作者:西安国际医学中心
时间:2020-03-20
浏览:867次

张雪婷——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心脏外科ICU护士长,陕西省第四批援鄂人员。在人群里,我终于看到张老师的身影......                                                  


下面,是张老师的独白:

     “217日,护理部张敏主任将我同行的强燕燕护士长叫到一起,语重心长地说,队伍交给你们,带好。平安回家’当我还来不及思考这是一份怎样的责任,就随着队伍到达了机场然而,当我通过安检闸机的那一刻,忽然家人,朋友,同事、领导都留在了身后,无助的感觉瞬间向我袭来,这时,我才发现自己担心的是保护不好大家主任那句话的分量也骤然而升。

     抵达武汉后的一个星期,是培训学习的时间。此刻!我终于发现这场战疫的残酷之处。所以,我必须强大自己!我和燕燕护士长组织同事们反复练习穿脱防护服,学习防护知识。然而又是在这一个星期中,在西安的科室工作群中,消息不断......急诊夹层,手术,抢救,IABPECMO,我能想象到科室同事们忙碌的身影,或许这一个星期,他们都没怎么回过家,没怎么睡过觉,或许他们已经筋疲力尽,然而这个时候的我不能和他们并肩战斗,感觉自己像个逃兵,无能为力,只能默默祈祷患者们的病情都稳定一些,祈祷在同事们不眠不休的努力下,患者都能逐渐康复出院,让同伴们的努力不要白费。

     一星期后,任务下来了,我们作为支援队伍替换前几批援鄂医疗队人员休息,我们有30人被安排在武汉市第三医院光谷院区支援上海第三批援鄂医疗队根据光谷院区的实际情况,我们有18人进入到ICU,另外12人分别进入到两个普通病区。实际上这里的工作对于我来说还算得心应手,当进入病区之后,很容易忘记身上的铠甲,立即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然而作为35名队员负责人,我的任务不仅仅是在一线救治患者,队员们的安全,工作胜任力,心理状态,健康状况时刻都挂在我的心上。

     开始的一个星期,可能因为不适应,时不时有队员出现身体不适,而在这个特殊时期,大家难免会紧张,每天下班后,我坐在房间必须要做的一件事情,就是拿起手机,询问她们的健康状况,给她们宽心我们的队员普遍年轻,对于ICU,心理上陌生又恐惧,为了使他们尽快地适应,我在电话里逐个了解他们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帮他们梳理工作流程在病区工作的一个姑娘对医院发放防护口罩提出了质疑,因为跟我们之前所接受的培训建议的口罩不一样,我让大家发给我口罩的图片,同时查规范,咨询我们医院的感控专家刘冰主任,经过两个多小时的反复沟通,才打消了大家的顾虑。

     我们的排班非常紧凑,20个小时一个班,从出发到下班回到酒店,大家都是至少八九个小时不吃不喝,休息的时间很短,每天最多保证两顿饭,没有休假,我在想这样下去不行,于是和上海队沟通休假事宜,但是沟通中了解到上海队及武汉三院医护已经连续这样上班一个月了,同样没有休假,于是我们的护士们主动提出来要继续坚持,不休假!

如此种种,每天除了上班,事情很多,有时候觉得累,累到焦虑,但有时候看到我们的队员那么努力那么勇敢的样子,一切都是值得的。写了这么多,只想告诉你们,希望在异地他乡,在战场,我是你们最可靠的伙伴,是你们可以信任的大姐姐,我在努力,我们一起努力,平安凯旋回家


   .

酒店工作人员,从我们一入住就忙于为我们联系物资,解决各种生活需,准备饭菜,每日进行酒店消杀。




   

这是一位在武汉经商的陕西老乡,从第一批医疗队入驻,就多方联系物资,给各个医疗队不止一次地捐赠。


 

     


为我们理发的理发师,十次外出理发500人,完全免费。湖北爱心企业联合报社工作人员又联系到他为医疗队赠送假发。



每天和我一起上班的两个孩子,刚开始因为年资较低不放心,我把他们放进自己组里带着他们上班,每次从这里进入隔离病房前,看着他们小小的身躯裹在密不透风的防护服里,我总忍不住去想,他们不过是20出头的孩子,大学刚毕业的年龄,刚一工作就遇上这场灾难,没有被保护起来,而是选择穿上这身战衣,上了前线,后来他们在工作中表现出来的勇敢与细心更是超乎我的想象的。






公交车司机,由于我们的队员分别在两个医院支援,4小时一个班,每天12个司机,24小时轮班接送,把队员从酒店送到医院,从上班等到下班,再把我们的队员带回来。


在这个英雄城市里,不仅仅是医务人员在战斗,各行各业默默无闻的英雄数不胜数!




     316日,我所在的武汉市第三医院光谷院区重症监护室正式结束对新冠病人的收治,实现“关门大吉”。我们的队员也陆续进入到休整待命状态,在驻地的房间,我仔细地回想了这次支援任务。我为什么来,还真没仔细想过,直到有一天,我的一个同事说:为了对得起自己这十几年的监护经验,对,我想大概就是这个原因,更确切地说,是对的起自己这十多年的心外科监护室的工作经验,在我心里,没有心外监护室护士照看不了的重症患者,也没有心外监护室护士照看不了的机器,更没有心外监护室护士吃不了的苦!

     我还记得当时在驻地酒店门口排队理发时,路过的市民会忍不住拿起手机拍我们,之后竟然留着眼泪向我们鞠躬;我会在上下班的公交车上,看着这个被紧急按下暂停键的城市,突然伤感,这份寂静不该属于他。深夜里,看到街上穿防护服的交警对过往的车辆一一盘查,像极了灾难片中的世界末日,一位武汉市民,知道医疗队快要撤离了,专程找到酒店里来问我们医疗队有多少人,说一定要给我们筹集热干面让我们尝尝武汉味道,不肯留下姓名也不肯和我们拍照,只为了要感谢医疗队……

     在一线,虽然我们常常面对死亡,有时也无力回天,但同时还有那么多认真努力的患者不抛弃,不放弃,作为医务人员的我们做的不多,唯一能做的是和他们一起努力,不放弃任何一个患者。

    祝愿我们的战友早日重归温暖之家!